关闭 | 注册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重走长征路之路线推荐——从开始到结束

Yun travel, a selection of global tourism scenic resource
云旅游首页 > 发现之旅 > 旅游头条 > 重走长征路之路线推荐——从开始到结束

 

重走长征路 · 路线推荐——从开始到结束

 

漫漫长征路,总有人在为这万家灯火负重前行

 

 


 

第一站:瑞金和于都——长征起点

 

瑞金

 

► 云石山“长征第一山”

 

云石山长征出发地(1934年7月~1934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治局驻地)1934年7月,中央机关从沙洲坝搬迁至位于瑞金城西19公里的云石山境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位于一座孤山顶上一座古庙内,该山由于裸露于地表的石灰石构成,远看如云似霞,故名云石山。云石山奇山怪石、树木苍翠,毛泽东、张闻天曾在这里居住。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利。10月10日,苏区中央党政军机关率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瑞金,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因此,云石山被誉为“长征第一山”。

 

 

►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江西瑞金县叶坪镇叶坪村,纪念塔塔高13米,塔座为五角形,塔身为炮弹形。布满塔身的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烈士凝结而成。塔座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与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表达了苏区人民对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第45次会议决定兴建的。

 

苏区人民为了苏维埃共和国,牺牲的太大,奉献了太多。当年赣南苏区人口只有240万,而参加红军的就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00余人。其中瑞金全县仅有24万人,而参加红军的就有4.9万,为革命捐躯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7166人。红军长征后,苏区人民又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很多地方都成了“血洗村”、“无人村”,其惨状,正如国民党在报告中所说,“无不焚烧之居,无不伐之树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

 

于都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的出发地。作为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以及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江西于都县一共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从此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苏区时期,于都是筹钱筹粮最积极、出人出力最踊跃、受灾受难最深重的县份之一,25.5万人口的于都有超过10万人支前参战,有67709人参加红军,其中在于都集结出发长征的红军将士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于都人;于都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6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人。

 

►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纪念园入口的主题雕塑高7.5米,底座长8.6米,雕塑正面主题为“渡河出发”,她体现的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情景;雕塑背面主题为“依依惜别”,体现的是当年于都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出征战士的情景。集结广场中间的红五星代表的是红星第一、第二纵队,而围绕在她周围的这五个红色钢铁构架,代表的是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象征当年,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两个纵队以及中央红军的五个军团就是在于都河北岸集结、休整补充,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的。集结广场铺设的书卷镌刻《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关于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出发长征的记述:10月16日,各部队在雩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从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纪念广场中间铺设一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从该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直至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的长征历程。

 

第二站:遵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之咽喉。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第三站:回龙场——强渡乌江

 

位于贵州省余庆县境中部大乌江镇红渡村,距大乌江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在这里发生了长征途中的经典战役——强渡乌江战斗。

1935年1月1日,红一军团军团部及红十五师移驻龙溪,红九军团驻余庆县城。同日,红一师派出工兵部队进入乌江边境,为强渡乌江作准备。由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参谋长胡发坚负责强渡乌江天险的任务。下午6时,红一团二营二连连长熊尚林率领30多名突击队员强渡乌江成功,率先突破敌人的乌江防线。1月2日下午,红军主力部队在江界河渡过乌江。1月3日,红军左路军在茶山关渡过乌江。

 

红军占领迴龙场渡口后,一面在迴龙渡口用火力侦察对岸守敌的火力点,一面派员在南岸寻找渡船,为部队作渡江准备。红一师一团过江后,红一师分别在迴龙场新、老渡口用木船和竹筏来回拉渡,1月4日上午11时红一、九军团全部渡过乌江。过江后,迅速进占箐口、敖溪、龙家、松烟一带,打开了进占遵义的通道。

 

红军强渡乌江以后为其召开遵义会议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举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此次作战的胜利,是因为红军指挥员及时改变了战术而取得的。他们在非常不利的形势下,沉着冷静,灵活处置,果断指挥,在强渡不成的情况下,采取偷渡而一举成功,从而渡过了乌江,打破了敌人的企图。

 

第四站: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战役胜利纪念地

 

安顺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大渡河中游南岸,距石棉县城11公里,是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战役获得胜利的革命纪念地。

 

1935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巧渡金沙江后,红军先遣队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大渡河边仅有的一只小木船。5月25日,由红一团团长杨得志、一营营长孙继光指挥,在南岸红军强大的枪炮火力的掩护下,以17勇士为先导,打响了红军长征途中举世闻名的强渡大渡河战役。以红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熊尚林为首的红军17勇士,在当地苦难深重的老百姓和船工的协助下,不顾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冒着枪林弹雨,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北渡强渡成功,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守敌,占了北岸桃子坪敌守军阵地。

 

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否渡过河去,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并且尽管红军大部队没有全部从这这里渡河,但这一英雄壮举震撼了敌人,也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对红军夺取整个大渡河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站:泸定桥——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冒着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

 

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歼灭大渡河以南红军的企图。

 

 

 

第六站:海螺沟和磨西镇——磨西会议

 

1935年5月27日,毛泽东从安顺场出发,经海尔洼、田湾、菩萨岗、猛虎岗,向磨西、泸定方向前进。5月29日傍晚,红军抵达磨西。由于雨大天又黑,通往泸定的山路全是悬崖峭壁,毛泽东和军团部队夜宿磨西,当晚住在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楼。晚10时,毛泽东在神甫楼召集同行的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陈云、邓小平、秦邦宪、林彪等召开会议,史称“磨西会议”。会议决定:红军不去康定,因为兵员、粮食得不到补充;通知部队有序通过泸定桥,先过人后过马;征求陈云意见,中央准备派他出四川到上海恢复被敌人破坏掉的党组织,而后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革命情况;通知部队抓紧筹集补充粮食。磨西会议是泸定桥会议的预备会,对红军通过泸定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晚毛泽东夜宿神甫楼,次日凌晨4点,毛泽东等离开磨西教堂,行进到到磨岗岭半山坡时,接到先遣团派人送来的红军飞夺泸定桥成功的消息。

 

第七站:贡嘎雪山——翻越雪山

 

1935年5月中国工农军长征时经过此山。地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一开始见到雪山,的确非常壮观。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大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他们告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大金山。如果你能在山上张开嘴,山神就会把你掐死。总之,大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鸟儿都飞不过去,人最好是别靠近它,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到了大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0万余人,士气高昂。但张国焘却以种种借口延误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以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相要挟。为维护红军的团结,并争取张国焘本人,党中央于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随后又对红军序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第八站:吴起镇——长征落脚点

 

吴起镇,地处吴起县中部,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该镇历史悠久,胜利山因“割尾巴”战役而闻名天下,新窑院设有毛主席纪念馆,是革命老区,历史重镇。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随后又同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2.5万里的长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终于找到了长征立足点,抵达最后的目的地,胜利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邓发、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凯丰、贾拓夫、彭德怀等。会议的中心议程是,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

 

 

第九站:会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6年7月1日,红二、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10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七个月,途经四省,行程近万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十一个月,途经八省,行程一万六千多里。

 

红军会师园主要由会师楼、会师塔、会师联欢会址、革命文物陈列馆和将帅碑林五个主要景点组成。会师楼原为会宁古城西城门,自明代以来称西津门。红军进攻会宁时首先攻开此门,为纪念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改名为会师楼。城楼由二层楼亭组成,城墙及城门保存完好。会师塔是为纪念三军会师50周年修建的,纪念塔三塔环抱共10层,第11层封顶,三塔合为一塔,象征三军会师胜利。邓小平同志题写了塔名。会师联欢会址原为文庙大殿,红军会师期间,在此举行了庆祝红军会师联欢会,总司令朱德宣读了中央的贺电。革命文物陈列馆内列有红军在会宁的数次战斗中遗留下的革命文物,再现了当年长征这一震惊中外的英雄壮举。将帅碑林建于1996年红军会宁会师60周年之际,碑林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的题词组成。

 

第十站:延安和延安杨家岭——长征最终落脚点

 

延安位于陕北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昔日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最终落脚陕北延安,使长征精神薪火相传为延安精神。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此居住和办公,当时是中共中央机关的所在地。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更多旅游头条

 

·江苏3家4A级景区被降级 20家景区被要求限期整改 

·云旅游发布网上旅游博览会2.0-地球的荣耀
·济南趵突泉公园上空出现万鸟投林的壮观景象
·国家旅游局出版《世界著名游记丛书》

 

  

 

 

更多旅游业大事件,请关注云旅游《旅游头条》

回到《旅游头条》主目录...

 

 

从云端分享到



备案号:浙ICP备14023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