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区景点推荐



西藏
【西藏旅游推荐:神秘的高原之城】西藏,高原明珠,神秘雪域。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雄奇壮观的布达拉宫、被信徒膜拜的大昭寺、热闹的八廓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圣湖纳木错、神山冈仁波齐...游历西藏,可以看纯净的神山圣湖、喝浓郁的酥油茶、听藏式情歌悠扬、和当地人跳快乐的锅庄,听听那些历经千年的神话传说、感受朝圣信徒的虔诚...
西藏著名旅游景点介绍
截至2017年,西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雅砻风景区、纳木措--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怒江源、土林--古格。
截至2010年,西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穆朗玛峰、色林错、羌塘、雅鲁藏布大峡谷、察隅慈巴沟、拉鲁湿地、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截止2017年8月29日,西藏5A景区4个 :拉萨布达拉宫景区、拉萨市大昭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景区、林芝巴松措景区。
西藏必去的十大旅游景点: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羊卓雍湖、纳木错、玛旁雍错湿地、班公湖、巴松错、扎什伦布寺...
西藏 - 西藏旅游资源概况
西藏,全称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这座世人眼中充满神秘的高原之城,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西藏的省会拉萨,历史气息浓郁、人文景观独特、自然景观壮丽,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明珠”。【西藏旅游景点大全】布达拉宫、八廓街、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珠穆朗玛峰、冈仁波齐峰、羊卓雍湖、纳木错、玛旁雍错湿地、班公湖、巴松错、森里错、拉姆拉错、当惹雍措、错纳湖...
西藏全区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08万人,辖4个地级市、3个地区,4个市辖区、72个县。
西藏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西藏旅游资源丰富,雄奇壮观的布达拉宫、日日被信徒膜拜的大昭寺、热闹的八廓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圣湖纳木错、神山冈仁波齐......所有的一切,使西藏成为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对于许多旅游者,前往西藏旅游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可替代的。西藏旅游热门城市以拉萨为主,而拉萨周边的日喀则、山南、林芝,都各具特色,不可错过。游历西藏,可以看纯净的神山圣湖、喝浓郁的酥油茶、听藏式情歌悠扬、和当地人跳快乐的锅庄,听听那些历经千年的神话传说、看朝圣的信徒长头叩拜......
西藏 - 西藏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被视为南极、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西藏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
青藏高原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景象万千,有高峻逶迤的山脉,陡峭深切的沟峡以及冰川、裸石、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分属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的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还有垂直分布的“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奇观等。地貌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区,藏南谷地,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区。
喜马拉雅高山区,位于藏南,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6000米左右。其中位于中尼边境、地处西藏定日县境内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顶部长年覆盖冰雪,其南北两侧的气候与地貌有很大差别。
藏南谷地,位于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域。这一带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
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约占全自治区面积的2/3。由一系列浑圆而平缓的山丘组成,其间夹着许多盆地,是西藏主要的牧业区。
藏东高山峡谷区,即著名的横断山地。大致位于那曲以东,为一系列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其间挟持着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大江。山顶终年不化的白雪、山腰茂密的森林与山麓四季常青的田园,构成了峡谷区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
西藏气候
西藏的气候,由于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独特而且复杂多样。气候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
藏南和藏北气候差异很大。藏南谷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8℃,最低月均气温-16℃,最高月均气温16℃以上。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6~8月较温暖,雨季多夜雨,冬春多大风。仅就气候而论,到西藏旅游,3~10月较为适宜,其中6~9月为最佳时节。
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一倍或1/3;日照时间也是全国最长的。与中国内地相比,西藏多数地区气温偏低,拉萨、日喀则的年平均气温比相近纬度的重庆、武汉、上海低10~15℃。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盛夏8月白天气温仅为10℃左右,夜间气温甚至会降至0℃以下。
西藏湖泊
西藏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湖泊总面积约2.3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1500多个大小不一、景致各异的湖泊错落镶嵌于群山莽原之间,其中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纳木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7个。西藏湖泊类型多样,几乎包含了中国湖泊的所有特征;区属湖泊中,淡水湖少,咸水湖多,初步查明的各类盐湖大约有251个,总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盐湖的周围多有丰饶的牧场,也是多种珍贵野生动物经常成群结队出没之地。
西藏最为著名的湖泊有纳木错、羊卓雍湖、玛旁雍错、班公湖、巴松错、森里错等。在西藏,许多湖泊都被赋予宗教意义。纳木错、玛旁雍错、羊卓雍错,被并称为西藏的三大“圣湖”。此外,还包括在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拉姆拉错湖、地处藏北的苯教著名神湖当惹雍措、位于安多县的热振活佛“魂湖”——错纳湖等。
西藏 - 西藏人文地理
西藏的宗教主要由雍仲本教、藏传佛教、民间宗教构成,共有藏传佛教寺庙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雍仲本教寺庙约88座,僧侣3000多人,活佛93人,信教群众13万以上。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西藏的传统民居多姿多彩,不仅有可随处迁居的帐篷,也有固定的土木结构的房屋,还有以石为材的碉房,以竹或木为材的竹楼或木楼,甚至还有窑洞。帐篷是西藏牧民家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制作帐篷的材料一般是牛毛,纺线后编织拚缝而成。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视频:西藏旅游宣传片

西藏地图

地图使用指南:
(1)本电子地图的基本界面是政区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图;
(2)点击地图左上角“地图-地形”或“卫星图像”,可以分别显示西藏地图地形图和西藏地图高清卫星图;
(3)点击地图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键切换西藏地图全屏大图;
(4)点击地图右下角“+ -”,可对地图进行缩放(手机端也可以用双手指缩放);
(5)用鼠标可以拖动地图到任意位置(手机端用手指拖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