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没有账号?点我注册
用户名
密 码
青藏高原 青海旅游景点大全 地图 海北州

云旅游公告
云旅游,国内外旅游景点推荐网站。如果你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旅游景点的信息,那么你可以在云旅游网通过地域分类、主题分类、垂直搜索等手段,轻松查询你所感兴趣的旅游景点信息...注册请用中文名!官方客服QQ 2816614199.
青藏铁路 串起2000公里高原景观带

交通咨询查询

酒店预订

旅游用品网店

本区景点推荐

热点专题

MORE +

数据统计

浏览次数:5957 次
编辑次数:1次
最近更新:2016-10-21
创建者:米夕酷酷的说
等级:上仙
合作编辑

米夕酷酷的说
上仙

云旅游首页 >>所属分类 >> 海北州 >> 原子城

参考资料
Reference Material

原子城


【原子城旅游推荐】原子城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海湖的组成部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原子城纪念园则用雕塑、道路、纪念墙等元素,展示了核武器研制基地的辉煌历程。宏大的叙事和微观的刻画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子城纪念馆无疑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原子城简介


原子城原子城
原子城位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原子城"是原"青海221厂"所在地。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原子城纪念馆建筑简介


原子城纪念馆的外观设计,源起于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生产厂房。在建造的过程中,纪念馆巧妙地利用了北高南低的地形,将纪念馆的一部分置埋于地下,从而形成了掩体的效果。纪念园则用雕塑、道路、纪念墙等元素,展示了核武器研制基地的辉煌历程。宏大的叙事和微观的刻画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原子城纪念馆无疑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基地展览馆共有七个展室,第一展室:基地创建的背景;第二展室:基地创建的过程;第三展室:两弹爆炸成功;第四展室:辉煌成就;第五展室:光荣退休闲;第六展室:化剑为犁、和平利用;第七展室:西海新貌。

展室通过大量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基地的建设、发展,吸引着大批中外旅游者来这里观光探秘。


“聚”的力量

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车入西海,离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越来越近。在三株苍翠的松柏树的围拢之中,有一座古铜色的雕塑映入眼帘,无论是谁靠近它,那暖暖的黄铜色都足以温暖心灵。

这是纪念广场最醒目的标志——主题雕塑《聚》。它竖立于入口东侧,以鲜明的主题形象,表现出原子城的历史。这个《聚》,既有核聚变的写实,更有集纳聚合全中国人民力量、谱写宏伟诗篇之意。螺旋上升的形象则象征着中国人民凝心聚力、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聚》选用的耐候性锈蚀钢,源自模拟核武器研制基地独有的半掩体建筑的外保护材料。 其实,《聚》最初设计时为20米高,为了与远山形成鲜明对比,在进入施工阶段时最终决定加高5米,使《聚》当之无愧地成为原子城崭新的绝对地标。

《聚》出自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王培波教授之手。除了主题雕塑《聚》,《高瞻》《远瞩》《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等情景雕塑也是王培波的力作。这些雕塑虽然是凝固的,它们背后却流动着原子城历史上的感人片段,展现了建设者们对信念、对事业的忠诚。

沿着长约1300米、碎石铺就的“596”之路漫步,“信箱”徐徐地讲述着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一位正将信投入邮箱的妻子和离她不远处正倚墙读信的丈夫,将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用诗意的语言再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堪称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整体设计中的一个高潮空间。

这就是王培波的设计带给大家的感动:透过瞬间的生命状态,折射出对生命、对信念澄彻的观照。


“和”的大美

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南立面中间镶嵌着三处铜质浮雕,在高原阳光的照射下,整组浮雕发出的青铜绿色与纪念馆以天然石材为主的外立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广袤的草原上熠熠生辉,为美丽的金银滩平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组浮雕作品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杜宏宇教授的呕心之作。在杜宏宇看来,自己设计的浮雕作品方案之所以能从5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是有其必然性的。

接到命题后,杜教授富有创意地对“核能与铜文化”的概念进行解读。他在接到任务的半年时间内多次来到青海,并尝试采用过多种表现手法,创作过程中曾几易其稿,但他最终确定了三个主题。

这三处浮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间的《自然能量》既是纪念馆外墙三幅装饰浮雕的中心画幅,也是整组浮雕的中心主题。画面的左右两边分别以日月、水火、阴阳来象征自然,中间则以阴阳交错,暗示核能裂变以钝性的放射状形象释放,表现出巨大的能量,突出了核能的自然属性。左边的《奔向和平》则以象征与浪漫的手法,表现男女青年在空中遨游,在他们的前方有一群和平鸽,象征中国人民以及全人类热爱生活和生命,对美好与和平执著追求、勇往直前的精神。右边的《和谐共生》则以广袤的青海高原美丽的自然风光为主题,山川壮美、水草丰茂、牛羊悠然,两匹奔腾似飞的骏马象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希冀和谐自由的思想。 对于艺术追求有着近乎于严苛要求的杜宏宇,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在他心中,自己作品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臻于完美,这其中甚至包括对材料的选择。经过慎重对比、试验,最终,二百多平方米的黄铜经过锻造处理后,达到青铜效果,不仅有沉重的文化质感,还与纪念馆的暖色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既注重了与建筑物的协调性,又与风光壮美的海北金银滩草原相辅相成,交相辉映,较好地体现了他的设计理念。

用具体的形象语言体现一个形而上的生命概念,折射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足见杜宏宇匠心独运的可贵。 这次的设计过程对他而言也是个难得的学习过程,而前后在金银滩草原上一个多月的生活、工作经历,使他为海北、为青海的美深深陶醉。他说:“两次来到这里都有着不同的美的享受,我很兴奋。其实我所看到的只是青海之冰山一角,我向往着领略更多青海之大美!”


“史”的意味

朱育帆博士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是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园林景观总设计师。在接到设计任务前,青海对于朱育帆而言是一片空白。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以及前后16次的实地考察,他对青海、对海北、对原子城有了深刻认识。英雄们凭借着信念与毅力,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留下了感人的故事,成为朱育帆用之不竭的创作之源。

朱育帆自己意图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来再现、映衬那个时代的精神,并体现中国人追求、捍卫世界和平的信念。纪念园园林景观设计围绕的主旨为“和平”,也契合了当下的和谐理念。

园区分三个段落,有南段的纪念馆与纪念广场、中段的“596”之路、北段的纪念碑园。纪念馆与“596”之路及和平之丘沿中轴对称,与南北两端相呼应,突出纪念园的纵向主轴。“596”之路则以长300米的耐候性锈蚀钢板墙和1300多米的碎石路,组成独特的空间表现方式,象征着核武器研制的历史征程。当漫步于这一启承转合的空间叙事轴线中,就能体会到原子城的独特历史和成就。虽然整组设计撷取了原子城历史上的若干片段,但仍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

值得一提的是,园林设计充分保护了场地中见证了新中国核武器历史背后英雄的51棵大青杨树,它们被有机地融入园中,更是为了那一份铭刻于心的深深的怀念。

朱育帆说,尊重传统是自己一贯的原则,但他并不会因此而拘泥于传统,他会因时、因地制宜,将传统的相关东西转换为现代语言并运用于设计当中。

秉承“本土化、环保化”理念,在对纪念馆墙体、广场及雕塑的选材上,朱育帆尽量采用本地材料,欲以此来塑造一种基调。而这个基调所强调的,则是美丽的金银滩草原所独有的雄浑壮美。


镇馆之宝


东风导弹

从陈列在纪念馆里的东风二号导弹展开。这无疑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如果把原子弹比作是车里的乘客,那么导弹就是那辆车。人们知道,1945年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那两枚原子弹,全部是依靠飞机运输的。这种传统的运输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战争的需要了,导弹成为了现代部队最常见的装备武器。

共和国的导弹研制事业,同样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1967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行设计制造的中程地地导弹; 1970年1月31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行设计的远程地地导弹;而入驻原子城纪念馆的东风二号导弹不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更因为这枚导弹曾经在1966年10月27日在我国本土完成了带核空中爆炸试验而成为了共和国核工业发展史的见证。


历史凝缩

221厂撤销后,大部分职工和设备分别安置到了四川绵阳、河北廊坊等地。他们手里一定会有相应的实物,从2003年开始,只要有机会,李成君都要向这些居住在外省的老同志以及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征集实物。纪念馆展陈的近二百张图片除了少量是从那些曾经在221厂工作过的老同志手中和相关部门征集来的外,其余的都是从上世纪6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东方巨响》中截取的,不少画面还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


一封信

221厂退役后,221厂址的命运,牵动着许多曾经在221厂工作过的老同志的心。2002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之父朱光亚同志致电中央有关部门,希望有关部门能成立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达到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后人,教育后人的目的。在这封信中,朱光亚还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两弹爆炸成功的原因和经验,以及自己所理解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封信引起了中央和青海省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相继在信上做出批示。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的争取下,这封信的复印件将在纪念馆展出,字里行间流落出的老一辈科学家那颗拳拳报国之心令观者动容。


核梦想

原子城纪念馆第三展厅以1比1的比例复原了221厂一分厂和二分厂的部分生产车间,在一分厂的复原车间里摆放着一台球面机床。这台机床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它很可能进行过第一颗原子弹的加工制作。

球面机床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甚至摇把上的镀镍也光可鉴人,平整的床面上见不到一块锈迹,足可见当时的工人对这台机床的爱惜。球面机床在当年是加工原子弹弹头的,在原子弹的加工工序中十分重要,能把这台机床“请”来,肯定会为纪念馆锦上添花。


摄像机

第三展厅的一面墙壁,被装饰成了防爆墙,在防爆墙前,摆放着一台长达2.8米的摄像机。 这台摄像机叫高速度转镜摄像机,它原本是安装在221厂六分厂的。六分厂又称靶场,221厂历次核爆炸试验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高速转镜摄像机是靶场必不可少的仪器之一。这台摄像机的运转速度要比普通摄像机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221厂的技术人员就是从这台摄像机拍摄到的录像截取画面,分析出各种数据的,可以说这台摄像机为共和国的核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

高速转镜摄像机不仅体态硕大,而且很重,布置展厅时,纪念馆的10名工作人员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把它安放在了展位上。


巨型天平

这是一个天平的砝码,与它配套使用的则是陈列在旁边的一台高达1.5米的巨型天平。这巨型天平是称轻水用的,轻水是制造核武器不能缺少的材料之一。用这么大的天平称轻水,可想而知当年研制原子弹需要轻水的量有多大。

221厂退役后,这巨型天平就被转移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在这次征集展品的时候,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又将它转送给了纪念馆,在离开金银滩多年后,巨型天平终于回到了老家。

 

两弹模型

221厂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基地,它在我国核工业发展史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展现221厂的历史地位,按照预先设计,纪念馆还将展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模型。可是由于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还有许多没有解密的地方,模型如果按照1比1的比例设计,肯定会有泄密的危险,因此模型设计者至今还没有定稿。但可以肯定的是,等纪念馆开馆后,原子弹和氢弹的模型将有望和观众见面。


两份旧报纸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人民日报》分别增印了《号外》和《喜报》。在《号外》和《喜报》中,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中国进行必要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这两份报纸,无疑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两份报纸成为了原子城纪念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


爆轰试验场


1995年5月11日对外开放的爆轰试验场又称“靶场”,位于221厂甲区西北部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3.4公里的坡地草原上。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

爆轰试验场是专门用于爆轰试验的场所,由于试验的目的和规模不同,试验场由6个整体浇筑的钢筋混泥土机械室、炸药或武器存放室、观测室、钢板试验墙、土质防护坡、砂坑等构筑物组成的试验工号以及1个天然临时试验靶场、2个试验废物掩埋坑等三部分构成。分别进行爆轰冲击波试验、核武器试验、常规武器试验。1964年6月20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1:1冷爆试验就在这里的656工号成功进行;当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

爆轰试验场的三个展厅,通过实物、蜡像、模型、图片、影像等,生动展现了当时进行各项爆轰试验的工作场景。别看这只是一座低矮的混泥土建筑,它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试验场附近,海北藏族自治州于2008年10月新建了一堵浮雕墙——《民族的脊梁,国家的骄傲》,正中是原子弹爆炸时升腾起的蘑菇云,两边镌刻着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立下赫赫功勋的10位人物: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彭桓武、周光召、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于敏。


   原子城旅游小贴士  


门票信息:进入原子城可以购买青海金银滩套票,套票160元/人

门票优惠政策 :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费;71周岁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1-1.4米、60至70周岁之间老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现役军官凭军官证购景区优惠票(上述优惠政策,需到景区自行购买)。

开放时间:8:30-18:00

交通:西宁有直达海晏县西海镇的车。西宁长途汽车站位于建国路北头,距离火车站以南约600米。西宁长途客运站有直达西海镇的班车,23元/人,2个小时左右。

景点图片
Attractions Photos

从云端分享到

原子城地图

地图使用指南:

(1)本电子地图的基本界面是政区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图;
(2)点击地图左上角“地图-地形”或“卫星图像”,可以分别显示原子城地图地形图和原子城地图高清卫星图;
(3)点击地图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键切换原子城地图全屏大图;
(4)点击地图右下角“+ -”,可对地图进行缩放(手机端也可以用双手指缩放);
(5)用鼠标可以拖动地图到任意位置(手机端用手指拖动)。

拉萨八廓街

拉萨八廓街内遗存的名胜古迹众多,有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仓姑尼庵、小清真寺等寺庙和拉康12座,有松赞干布行宫曲结颇章,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佛学辩论场松曲热遗址,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宅邸,曾派驻过84任驻藏大臣的驻藏大臣衙门,原拉萨市治安机构及监狱朗子厦等。
八廓街上的人流围绕大昭寺顺时针旋转着,如同我们想象无数星星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一样。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街心有一个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有120余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个售货摊点.
青海湖

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以及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
各省市重点旅游景点分布图

各地重点景点分布图。时代潮流的迅猛发展,已经大大突破了人类想象力的极限。手机网站技术的开发者们尚未回过神来,电脑、平板、手机多屏合一网站呼啸而来,成为目前最实用的互联网信息载体,或许也是未来最重要的互联网信息载体。电脑、平板、手机多屏合一网站网页优化了网友的阅读体验。云旅游景点地图-高清卫星地图 | 地形地图 | 世界政区和旅游交通地图 | 电子地图。
旅游景点分布图是较受旅游爱好者喜爱的景点查询工具,尤其是地形图和景点分布信息相结合的模式,表现出来的地理信息比较丰富,尤其受到欢迎。近期云旅游网(多屏版)将逐步制作并发布全国各省市重点旅游景点分布图,以供网友们参考查用,敬请持续关注...



备案号:浙ICP备14023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