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区景点推荐

古窑民俗博览区
【古窑民俗博览区旅游推荐】历代古窑展示区内有古代制瓷作坊、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风火仙师庙、瓷行等景点,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以及传统名瓷精品。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内有昌南问瓷、昌南码头、耕且陶焉、前街今生、木瓷前缘等瓷文化创意休闲景观。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枫树山蟠龙岗,占地83公顷,是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景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主要景点有历代古窑展示区,陶瓷民俗展示区,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三大景区。2013年4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元代馒头窑
馒头窑是景德镇宋元明时期使用的典型瓷窑之一,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有的馒头窑窑床的平面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形窑。烧成温度可高达一千三百度,并可形成还原气氛。经景德镇窑工的不断探索,元明馒头窑的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达到了我国传统瓷业此类窑炉的最高水平。
宋代龙窑
龙窑为中国传统陶瓷窑炉之一,窑炉依山势倾斜砌筑,形状似龙而得名。龙窑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一般以茅草、树枝等为燃料。造价低、装烧量大,并可充分利用余热。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火焰抽力大,可形成烧造青瓷、影青瓷的还原气氛。龙窑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景德镇湖田、瑶里、丽阳等多处发现有宋代龙窑遗址。
清代镇窑
清代镇窑(简称“镇窑”)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窑房是穿逗式木构架建筑。全长15---20米,容积为300立方米左右,最高处6米上下。烧炼以松柴为燃料(故又称“柴窑”),火焰长而灰分少,不含有害物体,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等的釉面呈色效果良好。镇窑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古窑瓷窑。2000年7月25日,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瓷音水榭
用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进行瓷乐表演。瓷乐团第一次在“99”昆明世博会上亮相,引起轰动。2000年,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同志听完瓷乐后,欣然题词“奇瓷神韵”。瓷乐团先后赴日本、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
小器作
此作坊主要生产小件器物,生产日用瓷为主,其中包括碗、盅、杯、碟等品种,胎质细腻,造型规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于世。
制瓷作坊
制瓷作坊,俗称“坯房”,是制作瓷器坯胎兼瓷器坯胎釉下彩绘的工场建筑。具有了明显的早期资本主义萌芽性质,从而使制瓷作坊建筑也就成为我国古代工业建筑罕见的现存实例,成为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实物例证。
明闾
“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等八栋建筑。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园
“清园”有四栋清代建筑,分别为“玉华堂”、“大夫第”、沧溪民宅、窑柴行老板住宅,整个建筑立势轩昂,用料考究。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火仙师庙
风火仙师庙的建筑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建筑分享堂及后寝两部分,面积为485平方米。1989年1月该建筑被公布为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窑民俗博览区地图

地图使用指南:
(1)本电子地图的基本界面是政区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图;
(2)点击地图左上角“地图-地形”或“卫星图像”,可以分别显示古窑民俗博览区地图地形图和古窑民俗博览区地图高清卫星图;
(3)点击地图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键切换古窑民俗博览区地图全屏大图;
(4)点击地图右下角“+ -”,可对地图进行缩放(手机端也可以用双手指缩放);
(5)用鼠标可以拖动地图到任意位置(手机端用手指拖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