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区景点推荐

西塞山
【西塞山旅游推荐:长江第一要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危峰突兀,雄奇磅礴,文人雅士观赏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诗填词近百篇,并在悬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西塞山易守能攻,为长江第一要塞,自东汉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百余次较大规模的兵争在这里发生,著名的战例有:“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走恒元”、“李自成大战清军”、“铁索横江”等。
说起西塞山,就必然吟诵起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又名道仕洑矶、矶头山,海拔176.5米,长18.5公里,座落在黄石市东部,三面环江,唯有一脉纤立山梁与千里楚山相接,素有长江中下游门户之称。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从东汉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西塞山的战争达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观赏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诗填词近百篇,并在悬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区内以西塞山险峻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纷陈的胜迹为实物主体,以道仕袱古黄石城多经沧桑的变迁史和年代久远的古诗词为重要文化内涵集合而成。西塞山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点众多。
西塞山壁立江心,横山锁水,危峰突兀,雄奇磅礴,易守能攻,为长江第一要塞。自东汉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百余次较大规模的兵争在这里发生。著名的战例有:“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走恒元”、“李自成大战清军”、“铁索横江”等……西塞山曾有“九庙一观”的说法,是指其庙宇颇多,后因战事频繁,多为兵毁,现存的尚有龙窟寺。
在西塞山北侧临江的陡壁间有个桃花古洞,洞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如庙门,入内2米处被钟乳石封闭。洞门刻有“桃花古洞”四个字。1985年,去古洞必经之险道“一线峡”被拓宽,并安装了90米长的铁链护栏,以保障游客安全。洞下是古钓鱼台。
在桃花洞右侧的矶头上有一铁桩,高8.2厘米、宽3厘米、厚一厘米,铁桩中间有槽,旁边还有一锲。传说是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的遗迹。
山体东北悬崖之中,曾有不少石刻,如“飞来船”、“鳌鱼石”、“虎豹关”、“蛟龙窟”、“云林得意”、“震标仟仞”以及“钟崖”、“佛掌”等等,有些已随岁月褪去。在西塞山临江面的一块4米多高的碑石上,刻有每字见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个大字,为明朝进士朱其昌手书,由此东移则有明进士吴国伦的“龙蟠虎踞”摩崖石刻。在桃花洞两侧石壁众多石刻中,当代书法家楚图南写的“西塞山”三个大字,镌刻在洞左侧江崖壁上,每字见方5米,甚为壮观。
龙窟寺在西塞山东边山下,是唐代遗址。1986年已部分修复。相传寺内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来的牡丹花,该地一贾姓人家丫头逆主人之意助一穷秀才赴京赶考后屈死,功成名就后的秀才寻恩到此,丫头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变成洁白芳香、艳色迷人,二战期间该花被日本人抢走。
道仕洑在西塞山脚下东侧,这里在历史上先后设置过京都、西陵县、土复镇、楚雄镇、道仕洑镇、市和黄石城等。在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曾是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寇海、陆、空三军猛攻西塞险隘,使道仕洑这个千年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古镇雄貌现已踪影全无。尽管道仕袱的古镇雄貌现已荡然无存,但在此处的六次古钱窖发现,却依然明其古代的繁华。

西塞山地图

地图使用指南:
(1)本电子地图的基本界面是政区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图;
(2)点击地图左上角“地图-地形”或“卫星图像”,可以分别显示西塞山地图地形图和西塞山地图高清卫星图;
(3)点击地图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键切换西塞山地图全屏大图;
(4)点击地图右下角“+ -”,可对地图进行缩放(手机端也可以用双手指缩放);
(5)用鼠标可以拖动地图到任意位置(手机端用手指拖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