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注册会员
用户名
密 码

纪录片《布达拉宫》

Yun travel, a selection of global tourism scenic resource
云旅游首页 > 发现之旅 > 千年布达拉宫之旅 > 纪录片《布达拉宫》

 
        这是一部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运用实拍的手法,通过一位在布达拉宫生活了60多年的喇嘛的独特视角,以自述的方式反映了布达拉宫上千年的风云变幻和西藏的独特人文景观,并以一位13岁就在布达拉宫生活的喇嘛60年的经历为主线,巧妙地串联起布达拉宫的建筑历史、西藏的社会变迁和雪域的独特魅力。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既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真实,也把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藏族文化用一种贴近心灵的方式呈现出来。  
  崇高的艺术品位与深沉神秘的历史渊源也是此片的魅力之一。这部纪录片将壁画、宗教故事、人物情感故事、西藏奇异风光巧妙地融为一体,第一次全景式地再现了布达拉宫建造的恢宏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让观众领略到布达拉宫的神圣、庄严和神秘,同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据有关人士称,如此大规模对布达拉宫的殿堂和壁画进行详尽的拍摄纪录,尚属首次。  
  此外,影片中所有的音乐均为纪录片原创,既有西藏风格,又带有恢宏气势。古老宫殿的悠长历史,雪域高原的独特人文风景和优美的民族音乐,加之一位喇嘛沧桑的命运故事,通过电影化的语言水乳交融在一起,使藏民族文化的神奇魅力得以尽情展示。  
  西藏不算是个新颖的题材。摄影、电影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中,西藏都算是曝光率颇高的一个词汇。踏上拉萨的土地,恐怕会发现来这里采风的摄影家、作家数量都快比当地人还要多,更不用说那些窝在水泥盒子里已久,憋了一身的劲到天高云淡的青藏高原上“撒点野”的旅游者。所以,《布达拉宫》这样一部以西藏为题材的纪录片,并不能因为选取的地点离我们有十万八千里而让人产生新鲜感。
  但是,《布达拉宫》里还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这一亮,并不是因为白山,更不是因为红宫,白山红宫也好,白宫红山也好,我们都已经看了太多太多。布达拉宫明晃晃的白墙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仰着脖子端详过,却也几乎是学龄前儿童才当个新鲜事的“西洋景”。《布达拉宫》却就在这白墙上,用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镜头就传达出耐人寻味的信息——布达拉宫的白墙皮是僧侣们一桶一桶漆泼上去的。
  原来香云缭绕的世界屋脊,并不能凭空造出布达拉宫,更不能仅靠灼热的阳光和稀薄的空气来让宫墙常年保持洁净。同样,神秘的僧侣也并不是只是在昏暗的大殿内闭上睿智的双眼,他们也像凡夫俗子一样劳作。
  《布达拉宫》真正独特之处,就是将一个神秘的布达拉宫还原成一座宫殿,一座像城市中任意一座建筑一样需要物业管理的宫殿。在经过无数人口耳相传,布达拉宫也好,西藏也好,都已经不再具有实际的物理、地理意义。人们把无数种天真的幻想强加在布达拉宫虽然巍峨却也苍老的屋脊上。这种修改,有时已经达到“捏造”的地步。
  但《布达拉宫》不同。它通过一个老人之口,把那些传说、神话以及真正的历史讲述出来,却让人从他悠扬的陈述中感触到了真实的西藏,一个由人搭建起的布达拉宫。这里面不是一个只有传说中的神佛,只有诡异风俗的生活,只有比外国人还显“另类”的民族。建造布达拉宫的人,布达拉宫的主人,是些真正的人。
  也许有人会认为《布达拉宫》没有把西藏的神秘倾囊倒出,这种心情很容易让人理解。“人化”西藏可能真的打破了一些人心中的幻想,但却换来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西藏。将布达拉宫从神佛栖息地拉回到人间的建筑物,正是这种真实的努力。当然,真实并不代表丑陋。布达拉宫的魅力在于可以在随意中展露优美。而《布达拉宫》的真实之美,更不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随着西藏与内地之间交流的增多,向世人展示西藏的真实面目必然是大势所趋。《布达拉宫》这个先行者走得已经够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来碾碎那些城市中一厢情愿的无病呻吟。参照记录片追求真实的本质,《布达拉宫》算是功成名就。 

标签: 暂无标签
从云端分享到



备案号:浙ICP备14023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