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 journeys, in the Yun travel!
本区景点推荐



长沙
【长沙旅游推荐:湘楚文化精华】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
长沙旅游资源概况
长沙文化,源远流长。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屈贾的忧国忧民之作,出土的西汉文物和东吴简牍,唐代的诗瑰墨宝,宋代的湖湘学风,在历史上都熠熠生辉,光彩照人。迄至近代,长沙是开展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革命新思潮最活跃的城市之一,长沙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长沙是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又称“楚汉名城”,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城市,名胜古迹多,文物遗存丰富。长沙市区有文物保护单位63处,其中属国家级和省级的就有50处,但大多数毁于战火,历年经市人民政府修缮的有天心阁、岳麓书院、麓山寺、爱晚亭、开福寺等23处。长沙已发现的古代遗址有96处,其中有距今7000年和距今4500年的远古遗址3处,已出土的商代青铜器300多件,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被视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已挖掘的楚墓3000座,出土的楚文物更多,其中铁器241件,反映长沙当时治炼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楚墓中出土的钢剑,把中国碳钢出现时间由楚国晚期推前到春秋末叶,还出土一枝珍贵的毛笔,推翻了秦代蒙恬造笔之说。汉墓出土文物,多达万件以上,尤以马王堆1、2、3号墓出土文物最为丰富,所出土之女尸栩栩如生,曾轰动全国,其陪葬品多达3000多件,其中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被称中国纺织品之最。1996后10月,五一路平和堂工地古井所发现的吴国纪年简牍,数量达17万片,记载100多万字,超过了以前已发现简牍的总和。这个大发现,大大增补了东吴史料之缺,必定会让史学家改写吴国的历史。中国历史博物馆喻伟超馆长认为,这次吴简的发现,是史无前例的,完全有资格与甲骨文、西北地区屯戍简牍、敦煌藏经阁、清朝内阁档案相提并论,也将形成学术分支,成为国际学术界相关学者的研究课题。这些文物表明,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遗存之丰富,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
自屈贾以来,长沙为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文化名流如欧阳询、李邕、杜甫、袁枚、何绍基、王先谦、王闽运等,都在长沙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仅古典诗词,散见于旧籍的就有5000多首。近代,长沙有志之士受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十分活跃。五四运动后,长沙出版的进步刊物就有10多种,以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宣传新思想最有力。文化名人郭沫若、田汉为首组织抗日宣传队,曾创作和上演充满爱国主义的抗日救亡新剧。新中国时期,一方面加强文学艺术工作的组织建设,一方面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文学艺术队伍不断扩大,创作成果累累。1958年,市文联正式成立,并先后成立戏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曲艺、摄影、诗词、书法、民间文艺研究等10个协会,拥有会员1700多人。40多年来,长沙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共出版各种文艺专著50多种,画册、印谱、字帖等10多种,创作大型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10多个,有近100件文艺作品在全国性评奖中获得奖励。此外,长沙戏剧界、美术界、书法界都有一批知名人士,其表演艺术、书画作品都受到人们的赏识。
视频:长沙城市宣传片

长沙地图

地图使用指南:
(1)本电子地图的基本界面是政区街道和旅游交通地图;
(2)点击地图左上角“地图-地形”或“卫星图像”,可以分别显示长沙地图地形图和长沙地图高清卫星图;
(3)点击地图右上角小四方形“□”,可一键切换长沙地图全屏大图;
(4)点击地图右下角“+ -”,可对地图进行缩放(手机端也可以用双手指缩放);
(5)用鼠标可以拖动地图到任意位置(手机端用手指拖动)。


